历史文学网

历史文学网
以史为鉴

为什么清朝的“和亲政策”与汉唐相比更有成效?

中国历史上和亲政策由来已久,汉朝时期有昭君出塞,唐朝时期有著名的文成公主入藏。汉唐时期的和亲,为维护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如果要从和亲的力度与成效上来讲,清朝的和亲则要更胜一筹。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汉唐时期是单向和和亲,而清朝时双向和亲。

汉唐时期多是中原的公主出嫁,很少有少数民族王朝的公主嫁到中原来,这种单向和亲的政策使得双方的关系十分脆弱,在公主在世时双方可以暂时和睦,一旦公主离世随时有爆发战争的可能。

清朝的皇帝在这点上十分聪慧,他们双向和亲,最主要的是体现的满蒙和亲上,不仅清朝的满族统治者会迎娶蒙古族的公主们,也会将清朝的公主嫁给蒙古君王,如此形成双向和亲的局面。

这种和亲政策在清朝初期建立了满蒙的友好关系,为清朝统一政权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之后清朝发展壮大,有了康强盛世,这些都和这种双向和亲的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二,汉唐时期的和亲是起源于战争,清朝的和亲是以结盟为基础。

汉唐的和亲起源于战争,汉朝受匈奴骚扰边境从而选择和亲,这种和亲是不稳定的,一旦双方关系破裂还是会引发战争。

清朝的和亲并不都是因为战争,许多和亲是以结盟为出发点,例如努尔哈赤提倡的满蒙和亲是考虑如何建立和巩固与蒙古王公贵族的联盟,用和亲来促进双方的盟好,因此努尔哈赤、皇太极在与蒙古诸部联姻之时,就“相与盟好,合谋并力”,共同对付明朝,蒙古诸部已经被纳入到他们的王朝体系之内。

                           

其三,汉唐时期的和亲仅限于公主与少数民族首领,清朝的和亲是大规模的贵族阶级通婚。

汉唐两朝的和亲方式,主要是将公主嫁给游牧民族的首领,这种方式,不仅和亲的数量有限,而且很可能因为和亲公主的离世而结束了暂时的友好关系。

清朝在满蒙联姻中,不仅是满清的公主嫁给了蒙古的亲王,其他各个贵族阶层,也均与满洲宗室通婚。不仅皇帝本人,宗室大臣们迎娶蒙古贵族女子的现象也十分普遍,两族互相结亲的总人数已经难以胜数。

                   

经过累世几代的大规模、多层次的相互通婚,使得满清统治阶层与蒙古王公贵族,从最上层到最下层,建立起了普遍的血缘亲属关系,形成了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亲密感。

清朝这种双向的,以结盟为出发点的和亲政策,从时间上来讲更长久,从利益上更有利于清朝的政权统治,相比于汉唐的和亲政策肯定是更有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