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学网

历史文学网
以史为鉴

第四章《红》

相隔蓝色和绿色写完的时间已经有一月之久,对于红色也想过很多,但却不知如何写下去。红颜知己不是我所属的红色,热血高校也没经历那么疯狂的时期。最终想把红色比作向往和见识,因为每一次开拓了更宽阔的视野的时候,我都要满怀激情的走进去并融入其中。

小的时候,就是一个孩子王,带领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在村子的周围疯来疯去。后来长得在大点,带领着一群人,去隔壁村子,打打闹闹,有时候惹毛了隔壁村子的孩子,竟然把狗放了出来,吓得急忙爬树。有几个还哭了一鼻子,后来经过家长教育就在也没有带领伙伴们去隔壁村子闹事了。也许这是我视野开拓的第一站。

在长大了些年龄,就要背着书包去上学了。跟现在孩子的差别是,这些孩子3岁多点就已经是幼儿园的学生了,我们那个时候上学比现在大一倍还多才被学校允许上学。这个时候明显的感觉到家长那常常的吁了口气。

学校里来自各个村子的孩子都有,开始三三两两的各自村庄的为一小撮,渐渐熟识之后,大家才慢慢开始交往,见了不同的人,才觉得“哇”,世界上好多的人啊。

在学校里排不上号,为了让自己排上号并且惹得老师喜爱,于是好好学校,天天向上就成了座右铭。自此慢慢的开始在学校里和附近村子上流传了我们五个人的名字。直到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在家,晚上着凉,去附近诊所输水,还被附近村子的人一眼认出说,你是不是当年那个谁谁谁,搞得我一脸的惊讶。

小学好像没怎么努力,就考到了中学里最好的班级。因为中学就在我村子的旁边,所以我就索性充当了地头蛇的角色。中学里充斥着从乡里面挑选来的适龄的孩子,形形**。就有人想冒充黑社会老大,不知从哪里学来的,竟然6个人组成了一个什么帮派,专门让单个的人给他们买这买那,还不时的收取一下保护费。

学生刚刚离家,胆子自然没有家里的时候那么大,有父母罩着,所以从来没有一个人跟学校报告这件事,于是这些家伙的胆子越来越大。终于又一次过分的抢了一个女孩的饭票,这个女孩因为跟我是一个班级,又是前后桌,哭着向我这位刚刚上任的班长诉说。

这种当时认为触犯了我们地头蛇的权威的我和几个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纠集了大约30人的团队,在一次午饭的时候将这6个小子挤到了厕所里。

看着他们,拿出了口袋中的老黄皮(当时的纪念版老黄皮2毛钱一根,社会的贫穷,让我们拿出2毛钱都是奢侈,口袋中揣3根老黄皮的都是有钱人),递给其中一个小孩,旁边看着我递烟的伙伴眉毛挑了挑,忍着轻轻笑了一下。这小孩到此时竟然还没有认清楚形势,很牛逼的架势从我手中接过烟,还嘿嘿笑出了声。

当他接过烟的一刹那,“啪”一个响亮的耳光,在我的手和他的脸接触的地方响起。小孩愣了愣,旁边一群人放肆的笑着。我看着小孩,食指举起来用当时自认为最酷的姿势指着那个小孩,“你他妈的牛逼啊,我给的烟你都敢接”,说完我扭头向后走去,然后又上来一个男孩。

当然结果是又一巴掌呼了上去,原因是“你他妈的牛逼啊,我给的烟你都敢不接”。

6个小孩都过了一遍之后,让他们的什么破帮派解散,之前抢别人的饭票归还,改道歉的道歉。

后来好像其中有两个小孩转校了。

打架也是常有的事情,随着管的事情太多,逃课也成了家常便饭,成绩一落千丈。最终拗不过家里边,最后转校。

新的学校又是一个新的世界,每天听着读书声,没有朋友的我,只能一个人重新自学。三个月后的第一次考试,竟然意外的发现自己考了全班第二名,终于觉得自己有资格听课了,才发现自己自学的竟然比老师讲的课多了整整20页。

后来不出所料的考上了高中,这个世界更大,打架的毛病从此消失。班级中的人每个人竟然都对未来了一定模糊的定义。我却不知未来是什么,要干嘛。

随波逐流,没有理想,没有追求。

有的同学为了自己心里的大学,废寝忘食,抓紧每一秒去学习;有的同学有家中的依靠,未来生活不成问题,想以后从商,于是在高中时期竟然就开始结交各种人脉,还有的喜欢体育,不管不顾的逃课打篮球,最终竟然也上了体育大学;还有的没想过以后,就想早点交个女朋友,以后好早点成家,没成想还真是,在我们刚上大学没多久,就办了婚礼。

而我,不知不觉,混了四年,终于考上了一个不起眼的二本学院—安阳工学院。

这个世界好像比我之前的世界都大,但时间长了,发现也就如此了。

从小喜欢读书的感情劲儿还是没变,大三上半学期,一次图书馆意外的看到张爱玲说到上海滩。就想到有朝一日,要到张爱玲笔下的上海滩转转。

谈谈女朋友,和舍友喝喝酒,唱唱歌,虽然每年都获得奖学金,但却没学到什么东西。毕业了,不知道要去哪里,突然想到了张爱玲,于是打包行李,在毕业的当天下午三点就登上了开往郑州的火车,从郑州开往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