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学网

历史文学网
以史为鉴

商朝为什么要频繁迁都?是为了发展经济还是巩固政权?

商朝,这个古老的奴隶制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了500余年,长期的统治达到了奴隶制的高峰时期。

商朝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频繁迁都,商朝建立的时候建都在在亳(今商丘);

其后五迁:中丁迁都于隞(今河南荥阳北敖山南);河亶甲迁都于相(今河南安阳市西),祖乙迁都于邢(今河南温县东);南庚迁都于奄(今山东曲阜旧城东),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

迁都至殷之后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为什么商朝会频繁迁都呢?

一种说法是商朝受水灾的影响,说是因为商朝的都城出于黄河的中下游,经常遭受黄河泛滥之苦,所以不得不迁都来躲避水灾。

这种说法或许是没有确切的历史依据的,因为根据史料记载,商朝的都城并没有收到水患的困扰。

另外一种说法是商朝是游牧民族,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漏洞,因为根据甲骨文的记载,农业在商朝已经是最主要的产业。

那么由此看来,商朝频繁迁都最有可能的便是为了巩固政权。

                                          

商朝初期占领的仅仅是豫中北部地区,虽然击败了夏朝,但是夏朝的残余势力和其盟国仍然存在,为了巩固政权,进一步的统一,商朝的君王必须继续征战。

上古时期,交通非常落后,都城在后方肯定不利于战争,所以都城往往会随着战争的形式很发生变化。

因此商朝早期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巩固政权,才会选择频繁迁都,到了中后期,形式稳定之后在都城殷建都273年之久。

当然,生产方式的需要或许也是迁都的原因之一,毕竟迁都这样的大事情原因不会非常的单一,政权的统治者要从多方面来考虑问题。